“别咬指甲了!咬秃了多疼啊!”
“别玩橡皮啦!快点写作业!”
“别惦记玩游戏啦!看看你的成绩吧!”
稍微观察一下我们的教育,就会发现里面充斥着“别做什么”的句型。我们不断地告诫孩子,别咬指甲、别抠鼻子、别看手机、别玩电子游戏,但是孩子们往往是固执己见,虽然你唠叨的嘴皮子都要破了,他们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。
许多时候,孩子不是不懂,而是控制不住。他们常常会因为做“坏事儿”心生自责,我的大儿子每次被发现偷偷玩手机,都非常内疚。但内疚过后,往往依然故我,一切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。
在你抱怨孩子的自控力怎么这样差的时候,是否了解,其实正是咱们“别做什么”的教育方式,摧毁了孩子的自控力,让孩子了陷入恶性循环。
这一切要从“白熊实验”说起。
白熊实验和脑科学
这个实验起源于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。他的哥哥让他待在房间角落里,除非他不再想到“白熊”。当哥哥出门一圈回来之后,却发现小托尔斯泰还坐在那里,为了满脑子的白熊而苦恼。
多年之后,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韦格纳重做了这个实验,他让一些本科生们“别想起白熊”。就跟小托尔斯泰一样,这些学生们明知道不能想起白熊,却仍然难以抗拒,尽管他们努力地转移注意力,思维却总是不由自主的回到白熊身上。
斯坦福大学的神经学教授菲利浦戈尔丁,通过核磁共振观察到了大脑类似的现象。当受试者被要求压抑自己的恐慌感受时,他们大脑中代表“恐慌”的应激中心反而变得异常活跃。
这是因为,大脑中又两个系统,一个是负责盯住“目标”的巡航系统,一个是负责“扣动扳机”的行动系统。
要完成“不做”这个指令之前,大脑中的“巡航系统”要不断寻找并锁定“目标”。比如当你不想想到“白熊”,大脑的“巡航系统”则不断的寻找白熊。而在此时,负责“行动”的大脑系统却被抑制,不知道何时应该开始做“不做”的行动。
所以,越是害怕失眠,就越睡不着;越要节食,反而吃得更多;越觉得看手机浪费时间,就越沉溺于手机无法自拔。
当然,理解大脑思维运作的目的,是更好的控制大脑。这让我们能更科学的帮助孩子,提升他们的“自控力”,让他们能够自觉的完成作业、遵守玩手机的时长规定、课堂上保持安静、解决拖延症。
科学家们由此提出一套“驾驭冲动”的思维训练方法。
根据斯坦福大学的研究,当给一组“吸烟者”做过“驾驭冲动”思维训练后,第一天他们的吸烟量跟对照组区别不大,但从第二天开始到第七天,他们的吸烟量减少了37%。
不得不说,如果我们的孩子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训练,就减少37%的看手机时间,哪怕他是用这个时间睡觉,我都觉得相当值得。
废话少说,让我们来看看如何“驾驭冲动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