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话晚,真的与智商有关系吗?
今天我们就来说下这一问题,答案当然是:NO!
其实宝宝开口说话的早晚与智商情况没有任何直接关系。
宝宝的语言发育情况不光与智商有关,同时遗传因素、环境因素和父母语言行为等因素都会对其语言发育产生影响,导致差异性情况突出。
如果只看宝宝说话时间早晚就与宝宝的智商水平密切关联,是不科学的。
比如咱们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,他到4岁时还不会说话,他的父母甚至以为他是哑巴,直到9岁说话还不流利,而他却创造了科学的奇迹。
那么,宝宝多大开口说话是正常的?
宝宝从出生开始就在观察、学习大人的说话方式,所以语言发展也有一定规律性。
当然,并不是所有的宝宝,都会严格按照上面的规律发展 ,每个宝宝个体的发育不同,这只是根据大量的数据,做的一个平均值,仅供参考。
什么影响宝宝晚说话?
1.家长经常和宝宝说“婴语”
很多妈妈在跟宝宝说话时不自觉地就会使用一些“婴语”,如“吃饭饭”、“喝奶奶”,觉得这样与宝宝对话更容易让他们理解,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。
对于宝宝来说,每个词语都有着不同的意思,所以“饭饭”并不会比“饭”好懂。
另外,如果经常这样跟宝宝说话,宝宝就会以为这种表达方式是正确的,就应该这么说。这样只会增加宝宝学习语言的过渡期,导致他们迟迟不能发展到说完整话的阶段。
2.轰炸式与宝宝说话
许多家长看到同龄的宝宝已经学会说话,便非常着急,想让宝宝能够早日说话,往往采取轮番轰炸式的教育方法。比如说一个劲地对着宝宝唠叨个不停,并以为这是在给宝宝营造语言环境。
其实,一天到晚只是让宝宝听到爸爸妈妈在说话,而没有留给宝宝自我表达的空间,对宝宝的语言发育也是很有阻碍的。
所以,爸爸妈妈在和宝宝说话时,最好不要模仿宝宝说话,要用适合的语言来教导宝宝,尽量少用或不用儿语,更不能用儿语来教宝宝认识事物,要逐步引导宝宝摆脱儿语。
有些宝宝在智力、听力、行为等方面都是正常的,可以听懂大人的话,也会用点头或摇头等身体语言做出反应,但就是不会说话。对于这样的宝宝,父母不能太着急,平时多跟宝宝讲话、讲故事,多训练宝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