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说起高学历阿姨,容易让人联想到是不是假借“高端家政”之名开展课外培训。不过从实际工作看,她们大多只是辅导作业,与课外培训不能画等号。经历过作业辅导加陪上网课后,不少焦虑的父母都迫切需要能辅导学习、照顾孩子的帮手。用一位雇主的话说,是“怕自己被娃气出病,咬牙花钱买清静”。
此外,家政服务人员还可细分为专业护理失能老人的、善于做营养餐的,以及早就被人熟知的月嫂等,月薪从大几千元至数万元不等。不管哪种,本质上都是适应老百姓个性化、刚性需求的精准型家政服务。部分从业人员令人咋舌的高收入,实际上是该细分领域供需高度不平衡带来的溢价,不能简单说是“噱头”。
找阿姨难,找个好阿姨更难。目前,家政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不够高。大学生被认为是“天之骄子”,真正入行的学生总数不算多。可若问大家,你是愿意找一个会用各种家庭电器、能盯着孩子写作业或者能给老人做康复按摩的人,还是找一个啥都要从头教、还不一定教得好的人?相信大多数人会选前者。这种从业者现状、观念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,反映到市场上,就是雇主需要承担高工资和高中介费,才可能找到略高于行业平均服务水平的人。
成本高、供给少,决定了现在只有少数家庭才用得起“高端家政”。然而,对高品质家政服务的需求是普遍存在的。近期,人社部公布的二季度最缺工职业排行中,“家政服务员”位列第八。人社部将“家政服务员”定义为从事家务料理、家庭成员照护、家庭事务管理等工作的人员,充分体现了相关部门支持发展高品质家政服务的态度,也再次表明家政人员存在巨大缺口,服务升级势在必行。
此前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》提出,原则上每个省份至少有1所本科高校和若干职业院校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。但是补缺口不能只要求学生转变择业观念。他们不愿意进入这个行业,除了观念包袱,还因为目前家政服务行业缺乏国家认可的职称体系,上升空间较狭窄。如果家政人员能一步步升至家政经理之类的岗位,再加上《意见》提出的五一劳动奖章、三八红旗手等评选表彰倾斜、积分落户优惠,也许会多一点职业吸引力。
转自《经济日报》 |